第二书包 - 都市小说 -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在线阅读 -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213节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213节

    对于这个要求,众人都觉得正常。毕竟摄影师是一个陌生的男子,女孩子觉得害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随后,几人就着拍摄的时间、地点以及路线进行了讨论,确定明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出发前往山里采蘑菇。

    对此,徐安只能对几人说一声加油了,毕竟自己还带着两个孩子,四点多起床一起上山拍摄并不现实。

    最终,明天早上进山拍摄团队便确定为主要出演人员——李秀梅,主要拍摄人员——过来赚外快的摄影师之一,主要陪同人员——陆胜男以及李四新,共四人。

    之所以选种李秀梅完全是出于意外,最开始众人是想要一位老人参与拍摄,可大部分老人对拍摄十分的抗拒,好不容易同意拍摄的几名老人家,看到镜头的时候说话不是磕磕巴巴,就是走路都不知道迈哪条腿了,各种状况频发。

    恰巧这时,去地里摘菜回来的少女李秀梅路过了镜头。

    田间小路上,一位挎着小竹篮的少女走入了镜头中,少女脚步轻快地往前走着,樱唇微启哼着动听的山间小调。行走间似乎发现这边的人注意到她,连忙停下了歌声,站在原地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高举着右手热情地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大伙通过摄像机那小小的屏幕,看到了一个活力满满、淳朴自然且亲切感十足的乡村少女形象,一个念头几乎是同时浮现在众人的脑海中——是她!是她!就是她!

    于是乎,还不清楚众人在做什么的李秀梅,在李书记的招呼下,非常自然地走到镜头前,再次露出了甜美的笑颜……

    给河子堡拍摄宣传片这件‘大事’还在村民们嘴上流传的时候,另一件大事便传入了大伙的耳中——徐老板要在河子堡建厂招人啦!

    这个消息比拍摄宣传片更快地传播开来,得到的关注度更多,从流言的产生到河子堡人尽皆知也就花费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

    “你听说了噻?那徐老板要在咱村里建设工厂了噻!”

    “听说了,还说要建两个,一个收咱地里长的东西,另一个则是煮那个卤味了!”这人说罢招手示意其他人凑近,低声说道:“我还听说了,这工厂建成之后,就在咱这边招工,一千块钱一个月,中午还给饭吃咧!”

    “哟!这么好!”闻言当即就有人惊呼道:“这工钱,比镇上都还要高咧!”

    “可是啊……”在众人欣喜之时,这人开口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可是人家招工要求要识字的,你们识字不?”

    话音尚未落下,当即就有人询问道:“我晓得写自个名字,这算识字不?”

    “你都会写自己名字了,这肯定算识字……”众人顿时朝‘识字’的这人投去了艳羡的目光。

    “欸,不对,你咋晓得这么仔细的?李书记可都没说徐老板建厂的事情,你咋知道的?”这时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

    “我刚就是去帮李书记搬了一张黑板回来,说今天晚上开始就给咱开一个【扫盲班】……”

    兹拉——兹兹兹拉——

    话才说到一半,电流声便从广播中响起,随后失真的人声飘荡在村子的上方。

    【从今天开始,村支所开设一个夜间扫盲班,学习时间晚上七点到八点,请各位村民踊跃参加!从今天开始……】

    有经过河子堡进山的其他村民,听到这广播忍不住啐了一声。

    “有这时间还不如多上山捡两根柴火呢,识字又不能当饭吃!”

    当然也有比较敏锐的其他村村民感觉这事发突然,必有蹊跷。

    最重要是,他们知道那海市的徐老板又来徐家村了,说不定这河子堡又背着众人独享什么好事……

    ……

    一觉睡到下午四点,吃过晚饭,跟粉丝互动了一会,再玩了一会游戏,晚上十点钟的时候朱珠终于开始了工作。

    将昨日拍摄的美食扫街素材导入到电脑中后,朱珠在网页上登录了桃宝账号,打算来一个高清的录屏视频作为视频素材之一。

    打开录屏软件,将话筒凑到嘴边,朱珠一边解说一边操作鼠标进入到徐氏卤味桃宝店的页面。

    “昨天晚上扫街的时候扫到了一家有趣的店铺,这家店铺使用的食材不仅仅是从网上购买的,还是从青岩省中一个叫做河子堡的贫困村购买的,我回来之后查查找了一下资料,发现了很有意思的地……地方……”

    徐氏卤味桃宝店的首页占据了电脑整个屏幕,只是今天首页上的内容跟昨天有点不一样,首页的宣传页面多了一张图,图片上有个大大的标题——【您的每一次购买,将会助力每一位孩子的上学梦!】

    标题下方有一行小字——具体内容可查看详情或者观看‘徐氏卤味’大眼账号了解。

    “这个宣传页昨天看的时候可还没有,今儿居然冒出来了,每一次购买将会助力孩子的上学梦?这倒是有点意思,咱们就先看看详情里面怎么说的。”

    说着,鼠标轻点进入到小土豆的展示页面中,滚轮一滑下划进入了详情页面。

    “啊,我看看呐……红山镇第三小学每年毕业生将近一百名,可能升上中学就读的不到五指之数……这升学率有点差啊!”

    朱珠感慨了一句之后,继续往下读去。

    “……升学率低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而是因为初中距离村子十分遥远,一百块一学期的住宿费以及一个月一百五十块的生活费便成为了拦路虎,拦住了孩子们上学的希望……对不起,刚刚是我妄下定论了!”

    看到这里,朱珠十分流畅地来了一个滑跪道歉。

    “……为了圆这些孩子的上学梦,老板决定每个售出的商品抽成六分钱,这笔钱将用于支付孩子们上初中的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具体的账单将会在大眼账号、微讯公众号中展示,欢迎各位监督与支持……”

    嗯……

    就目前得到这些信息看来,确实挺真的,而且看商品评价里面的那些图片,快递确实是从河子堡发出的,网上信息也表示河子堡确实是贫困村……

    贫困村、帮村民们销售积压农作物、支助孩子上学……

    这三个不管哪一个拿出来都存在令人争议的地方,这家店三要素都给齐全了,要不干脆就这个话题内容单独出一期?

    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双手就自主行动了起来,调出了大眼页面,找到了【徐氏餐饮】的账号,果真看到了一篇发布不过两小时,但点赞评论转发都已过千的相关博文。

    阅读着这篇博文的内容,一个醒目的标题浮现在朱珠的脑海中——大热门话题:【地狱卤味】商家做慈善?这会是作秀博取名誉嘛?

    嘶——

    这个标题看起来就十分劲爆,要素十分齐全,绝对会火!

    管它是作秀还是真实的,最终赚到的流量都是自己的,搞它!

    第291章 转让大棚

    “……海市来的徐老板,也就是之前收走了咱们村七百多斤干蘑菇的那个徐老板,他说了,要在河子堡那边建厂……”

    “……都别叹气,这是大好事!虽然厂子是建在河子堡,但招工,是咱们所有人都能参加!不过嘛,这个招工是要要求的,那就是要识字,能看得懂还能写得出……”

    “……厂子预计建个八百多平方米的,分两期,第一期是食品采购厂,三百多平方米,预计最少招三十名员工……月薪一千,包午饭,一周休息一天,给上五险一金……不晓得啥叫五险一金,待会再给你们解释……反正就是大门口的工作,工资比红山镇甚至市里都要高……”

    “……怎么考核啊,这就问到点子上了……厂子建成后会有三天报名日,三天后会召集所有人去考试……考试不知道,待会再说,别再打断我讲话……到时候啊,从分数最高的那个人开始录取,一直录到第三十名,全要咯……”

    尽管名额稀少,还要跟其他村子的人竞争,但大伙还是斗志昂扬。

    不说别的,光是那一个月一千块的工资就足够让人动心。

    一户人家一个人工作一年就能赚来一万两千块的收入,吃工厂的,住家里的,这不就等于纯赚了吗!

    好不容易回答完众人的问题,廖村长擦了一把额头上因为激动冒出的虚汗,人虽然有些狼狈,表情却十分的自得。

    就知道李四新这小子贸贸然搞什么扫盲班必定是另有所图,昨晚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河子堡,将海市来的徐老板说的话给听了个完完整整。

    这李四新可真了不得,先是说动了徐老板收购蘑菇,随后农作物也给一并收了。

    要就这样子那也罢了,没想到这才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居然还说动了这徐老板在河子堡建厂!还一建就是两个!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那海市来的徐老板终于不再是只顾着河子堡,直接面向所有村子招工,按照分数录取,这可是大好事啊!

    于是乎,从河子堡回来之后,廖村长便也开始执手准备村中开设扫盲班的事宜,老师自然是由识字的村领导干部轮流上。

    今儿是第一天,他自然要起个好头,做个示范!

    “好了,休息结束,今天这第一节课就教大伙三个字……”

    廖村长拿起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我、你、他’三个大字,随后拿起一根笔直的枯树枝,开始为大伙讲解了起来。

    不过,昨晚廖村长离开得还是太早了一些,在他以为河子堡进入到教导环节之后就结束了,直接离开了。

    不曾想,教导环节结束后还讲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配合徐安拍摄宣传片的事情。

    所以今天,河子堡上上下下,不管男女老少都穿戴整齐得如同过年一般,大伙身上的衣服都有着深深的折子,还有着一股樟脑丸的气息,一看一闻就知道是压箱底的好货。

    就在大伙因为不清楚这个宣传片如何拍摄而感觉紧张,日常干惯了的农活都感觉有些不得劲的时候,徐安、徐和平以及一位扛着巨大的摄像机的男子缓缓靠近了一位埋头挖花生的村民。

    “李叔,挖花生呢!”徐和平率先跟这位村民打招呼。

    “哟,徐哥儿啊……”

    李叔刚回了个称呼,便看到了站在徐和平身后的徐安以及摄影师肩膀上那巨大的、正对着自己的镜头,立马想到了李书记口中的宣传片拍摄,后半句话怎么都没能说出口,双手还微微颤抖了起来。

    “李叔,你这花生不错啊!”

    徐和平就像是没有看到眼前这一幕一般,径直蹲下拨开覆盖在花生上的泥土,挑了一个最小的花生打开,两粒红褐色的饱满花生粒出现在众人眼前。

    “李叔,这是红皮花生吧,出油率低,但适合用来煲汤熬粥的。”说着,徐和平就将花生米倒入口中,边咀嚼边问道:“李叔,你就种了这一种红皮花生嘛,白皮花生有没有种?”

    徐和平的这一系列动作以及话语都轻松自然,聊的还是李叔熟悉的领域,那种被摄像机对着的不自在感如同潮水般褪去。

    “种咯,白的已经收好噻,今年收了三百多斤花生,换了一百多斤油,够吃一整年咯!”李叔笑呵呵地说道。

    “今年地里收的,山里捡的都卖出多少了?”徐和平见李叔放松下来了,便进入了正题。

    “不少不少!”说到这个,李叔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掰着手指数给徐和平听:“蘑菇二十三斤,土豆三百斤,花生两百斤,板栗一百七十斤,核桃一百五十斤……”

    一个手指头接一个手指头这么数着,数到最后居然还不够用了。

    “呀,那可真不少,今儿李叔能过个好年了啊!”

    “是呀是呀,多亏了徐老板哦……”

    有着徐和平在,拍摄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收集齐所需的河子堡村民劳作的素材。

    最开始的时候本是徐安上前跟村民们搭话聊天,徐和平给摄影师打辅助。没想到村民们看到徐安,居然比看到摄影师镜头还要紧张,徐安说了半天,那边村民就来了一句‘徐老板说得对’……

    这样子拍摄根本进行不下去,只能尝试换一下,徐安给摄影师打辅助,徐和平跟村民们唠嗑,这一换,拍摄立马就变得顺利了起来,村民们都有说有笑地跟徐和平唠嗑了起来。

    徐安莫名地从徐和平身上感受到了栋梁叔的一丝影子,那男女老少通吃的模样,真的好像……

    徐家村。

    红姨刚从大棚种植区那边回来,便看到几道熟悉的身影站在自家院门口,嘴巴张张合合的似乎在聊着些什么,当即就停车走到几人身后开口问道:“你们这是有事找我?”

    几人听到红姨的问话连忙抬头,顾不得寒暄便直接道明了来意:“红姐,你现在生意做得这么红火,有打算扩大种植范围不?”

    “扩大种植范围,这哪还有地儿可……”话说到一半,红姨便反应了过来,狐疑地看着几人问道:“难不成你们打算不干了,将大棚转让出去?”

    “嗨,别说了!”几人连连摆手,一副不愿提及的模样,接着往下说道:“要是红姐你有意愿,咱肯定给你一个最实惠的价格!”

    见几人不愿意说,红姨也就没有追问,认真思索了起来。

    现在自家有三个大棚,自己跟老公两人刚好能伺候得过来也不会太过于忙,收入也足够。

    若是再多几个大棚,有安子在,销路的问题不用担心,可两个人肯定忙活不过来,势必得请人帮忙,那麻烦事就多了……

    “算了,三个大棚就够我忙活的了,再多就忙活不过来了。”思索一番之后,红姨选择了拒绝,随后说道:“这样子吧,我帮你们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想要入手大棚的,有的话就联系你们。”

    “欸好,那就麻烦红姐帮我们留意一下了,谢谢红姐啊!”